海口3月15日消息(记者陈捷)3月15日,记者从海口市公安局反诈中心获悉,3月6日至3月12日,海口市电信网络诈骗警情趋势总体有所上升,案件高发类型主要以消除不良记录、刷单返利、虚假网络投资理财三大类为主,消除不良记录类占30.9%、刷单返利类占25.8%、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占10.3%,占上周警情67%。易受骗群体为学生、游戏爱好者、网购人员、公司职员、务工人员,年龄段在11-59岁之间。
(资料图片)
一、市民遭遇游戏账号虚假交易诈骗被骗4399元
3月1日,市民小赵(化名 下同)在家中玩手游时,通过游戏的聊天框看到有人出价900元想买小赵的游戏账户,对方称平台交流不便,让小赵添加QQ交流。小赵添加对方QQ后,对方让小赵从百度搜索并下载一款游戏交易平台,随后对方称已在APP下单购买游戏账户,让小赵去平台提现,小赵按照对方说的去平台提现,但显示账户已被冻结。小赵联系“客服”解决,“客服”让小赵查看APP内的通知,通知上显示小赵银行卡输入错误,“客服”让小赵充值才能解冻。小赵向“客服”指定的银行账户转账四笔费用后,仍无法提现。“客服”称小赵需要再转两笔才能提现,遂意识被骗,共计被骗金额4399元。
易受骗群体:学生、游戏爱好者
作案手法:骗子通常会在游戏内向玩家提出高价收购账号请求,同时引导受害人下载虚假交易平台进行交易。当受害人提现时,以银行卡填写错误资金被冻结为由,引导受害人充值解冻,从而实施诈骗。
警方提醒:在网络游戏充值、账号买卖时,一定要小心!骗子会以低价充值、高价回收为由,引诱受害人在对方提供的虚假链接内进行交易。买卖游戏账号、装备交易,请通过正规网站操作,私下交易均存在被骗风险。
二、冒充保险理赔员骗取市民1.5万元
3月7日,市民苏某(化名 下同)接到一陌生来电,对方自称是“保险理赔的工作人员”,并称其在网上购买的商品在运输过程丢失,要对苏某进行理赔。苏某信以为真,添加对方微信办理。对方让苏某下载一个软件,用于语音通话,并称教苏某如何操作申请理赔,随后按照对方的操作流程,苏某将银行卡号、密码及短信验证码均告知对方。随后,苏某收到银行发来的扣款短信,遂意识被骗,共计被骗金额15000元。
易受骗群体:网购人员、公司职员
作案手法:骗子冒充理赔客服人员,谎称受害人包裹丢失,要对其进行理赔。随后诱导受害人提供银行卡号、密码和验证码等私密信息,划扣受害人钱财,从而实施诈骗。
警方提醒:切勿轻信陌生来电并自称客服人员,尤其当涉及金钱时务必提高警惕,第一时间通过电商或者快递公司的官方客服平台进行咨询确认,不要轻信其它方式与你联系的“客服”,切勿私下转账汇款。
三、市民遭遇虚假代办信用卡诈骗被骗1.8万元
3月8日,市民王某(化名 下同)通过网络看到一条办理信用卡广告,王某点击填写资料申请后,接到一陌生号码来电,称王某申请已受理,便让王某添加一微信。对方发来一张虚假图片,显示额度100000元,信用卡状态制卡中,对方称仍需验证银行卡流水能否达到信用卡额度的20%-40%,让王某将银行卡拍照发给对方,并存入18000元到自己的银行账户中。随后王某收到一条验证码,其将验证码告知对方,卡里的资金被人以无卡消费的形式划走,对方以王某流水不够,需再刷三笔流水后才能将资金全部退还给王某,遂意识被骗,共计被骗金额18000元。
易受骗群体:公司职员、务工人员
作案手法:骗子在各类平台上发布虚假代办信用卡广告,受害人填写个人信息后,骗子便会获取受害人资料并联系办理。以需验证银行卡流水是否达标为由,诱导受害人存钱并提供短信验证码,将受害人钱财划走,从而实施诈骗。
警方提醒:办理信用卡,不要相信网络、QQ、微信朋友圈的代办信用卡小广告,最好到银行网点办理,涉及信用卡问题,向官方客服咨询。不要将身份证信息、银行卡号、动态验证码发给陌生人!凡是办理业务前,让你缴纳“流水金”“保证金”“解冻费”等,都是诈骗。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