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老把式”要敢做“新农人”

来源:每日看点快看   2023-03-01 15:58:35
A+A-


(相关资料图)

本文转自:农村大众报

“老把式”要敢做“新农人”

农村大众报评论员孙甲

近日,笔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可喜的现象。一位69岁的农民,种了两个西瓜大棚。虽然在种植户中年龄偏大,但他的收益却比很多人都高。原来,这位农户观察市场很仔细,给其中一个大棚盖上了“棉被”,让西瓜上市提前了20天,从而提高了整体效益。

还有一位60岁的蓝莓种植户,他的蓝莓在供应游客采摘之外,还做成了果酒、面条等深加工产品,收益也十分可观。他做到了很多年轻人未曾做到的事。

以上两位都是传统农业里的“老把式”,笔者惊喜于他们没有墨守陈规、延续传统的农作方式,而是与时俱进,让自己成功转型成了“新农人”。

现代农业发展快,农业生产更加专业化、科学化。但是在不少地区,一些有年纪的农民依然很“执着”,种地仍然“靠经验”“凭感觉”,不愿接受新技术、新事物,内生动力和自信心不足。而上述两位农民的实际经验和做法,让人眼前一亮,给一些守旧者“打了个样”。

搞现代农业不是年轻人的专属,“老把式”照样能当好“新农人”。首先,增强认识、克服恐惧。当传统种植遇上结构调整、当耕作习惯遇到先进技术,“老把式”们难免不适应。但是,再新的技术归根结底是为了方便生产的。要尽量跳出“舒适区”,尽快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。

其次,要及时“充电”。过去,农民种地有点简单的经验就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。如今,在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,都离不开专业知识。因此,农户更要秉持“活到老学到老”的态度,多参加当地培训、多与身边人请教交流,学习专业的种植管理知识。

最后还要增强自信。很多“老把式”认为,自己年纪大了,身体和脑子都不中用了,对发展现代农业带来的挑战应对消极。这种心态应当摒弃,要有信心。敢于迈出第一步,大胆向“新农人”转型。

标签:
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海峡办公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皖ICP备2022009963号-10   联系邮箱:396 029 142 @qq.com